新高考改革,本質是“職業預分流”,不懂職業規劃,結果南轅北轍!
- 新高考
- 高考志愿規劃
- 2525
- 次觀看
- 發布時間:
- 2024年03月12日 16:13:34
最近的兩會上,洪明基全國政協委員提出了一個建議,即將中小學的學制縮短到9年,具體為5年小學、2年初中和2年高中。早在2021年,就有人提出過類似的“縮短學制”的方案,當時的構想是將小學、初中和高中的學制縮減至10年,也就是采用了5+3+2的模式。關于“縮短學制”的消息在網絡上多次傳播,有時候提到的是4+3+2,有時候是5+2+2,但這些說法都遭到了教育部的否認。今天,讓我們一同從職業規劃和高考志愿規劃的角度來探討這個問題!
1、“15歲高考”難解就業問題,提前分流不如做好規劃
近年來,縮短學制被不斷熱議,是對就業局勢的普遍焦慮,是對就業難題的破局探索。
按照9年學制的設想,孩子6歲就讀小學,15歲高三畢業參加高考,19歲大學畢業...通過提前進入職場,增加職業積累,以避免失業問題。
但是,提前升學分流、提前學習技能、提前進入職場,就一定能改善就業難的問題嗎?不見得!
向陽生涯認為,解決就業難的問題,靠的不是縮短學制、提前就業,而是讓每個人找到適合的、喜歡的職業。
很多人職業迷茫、頻繁跳槽、長期失業,不是因為參加工作太晚,而是職業定位不準確。如果沒有選對適合的專業,沒有精準的職業定位,高考提前4年,畢業提前4年,無非是增加4年迷茫焦慮,所謂“縮短學制”,就成了文字游戲。
職業定位,是職業生涯的生死問題!沒有定位,原地打轉,定位錯了,越走越遠....這就是很多人說的“選擇大于努力”。所以,“縮短學制”忽略了核心的定位問題,只關注次要的快慢問題,自然起不到作用。
2、新高考改革,本質是“職業預分流”,不懂職業規劃,結果南轅北轍
相比粗暴的縮短學制,新高考改革起到了“潤物細無聲”的作用。
新高考改革,以就業為指揮棒,通過選科組合,區分出12條升學賽道,提前進行職業分流。在“專業選擇”“職業分流”這個關鍵點上,新高考通過高一選科組合,讓學生根據職業傾向、興趣特長,提前考慮未來方向。于是,新高考制度通過高一選科,既能完成“職業預分流”的任務,又不改動正常的學制長度。
但新高考也有遺留問題,它讓高考志愿填報變得非常復雜,要求家長必須懂職業規劃,否則就會南轅北轍。這就要求學生家長與學校,也要順勢而變,也要主動學習職業規劃、高考志愿規劃。
在向陽生涯CCP生涯規劃師、UAPM高考志愿規劃師的課程上,就有很多未雨綢繆的家長,以及教師、輔導員、招生就業等校方人員。
學完向陽生涯CCP生涯規劃師、UAPM高考志愿規劃師,他們實現了以下突破:
?為子女未來保駕護航,包括高一選科、高考志愿、畢業求職等等
?對于學校人群,幫助提升招生率、升學率、就業率
?成為職業規劃師、高考志愿規劃師,沖擊5萬咨詢客單
【特別提示】
本篇新聞報道【新高考改革,本質是“職業預分流”,不懂職業規劃,結果南轅北轍!】內容轉自向陽生涯公眾號(公眾號名稱:向陽生涯職業規劃)文章,閱讀原文可微信搜索關注,想要了解更多高考志愿規劃知識與高考志愿規劃師認證培訓相關內容,請前往向陽生涯網站首頁!
更多福利和精彩文章請關注微信官方訂閱號:向陽生涯職業規劃, shengyaguihua1
右側二維碼
關注
向陽生涯


關注我們,共同點亮職業生涯
我國生涯領域的行業鼻祖,專注職業規劃實戰落地2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