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上,每個人都會面對各不相同的問題,有人定位不清、盲目試錯;有人遭遇瓶頸、轉型失敗。自向陽生涯專注職業規劃實戰落地的20年以來,我們發現:其實每個人都有自己固定的思維模式。
所以,每個人在對待問題的認知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因此,遭遇職業問題時,很多人可能因為看不清自己的優勢、劣勢而陷入迷失。有時想要突破就必須借助外力幫助,比如公司領導、業內大咖,甚至可以是專業的職業規劃師。
在歐美一些發達國家,定期的職業規劃咨詢就像是體檢一樣的家常便飯,再放眼國內,職業規劃行業亦方興未艾,越來越多個人、學校單位、企業組織都開始主動學習與接受職業規劃的專業知識培訓,并將在職業規劃與生涯教育方面習得的知識,應用于與自身環境相關的方方面面。
然而,如果想成為一名商業標準級別的職業規劃咨詢導師,卻不是一件容易事。在今天來參加向陽生涯第40期BSC職業規劃咨詢導師(師資班)的課堂上,向陽生涯創始人以及課程主講人——洪向陽老師給出了這樣一個定義:
商業標準級別的職業規劃咨詢導師,不僅要讓客戶愿意付費買單,更要讓自己本身具備能為客戶提供高價值解決方案的、高效率的、可量化的服務能力。
本期BSC職業規劃咨詢導師(師資班)的學員,大部分來自前兩天(2021年7月28日)剛圓滿畢業的CCDM第69期.高級職業規劃師認證課程班,5天4晚的淬煉,已讓他們對職業規劃行業以及職業規劃的核心理論有了進一步的掌握。
今日的高強度BSC課程開班第一天內容,學員們在身體上雖然勞累,但他們更在意的是本次特訓的過程,希望自己能進一步掌握職業規劃的底層邏輯。
尤其是第三天課程的最后環節,真實付費案例檢驗各自學習成果的時刻,讓他們既緊張又憧憬。
面對真實付費的咨詢客戶,溝通既需要根據固定的職業規劃方法論模式下的套路和技巧,也需要真誠對待客戶的走心服務。
前期CCP生涯規劃師、CCDM高級職業規劃師以及今日BSC課堂上的理論,學習得無論如何透徹,也需要依靠最終落地的實踐來檢驗。
在CCDM高級職業規劃師課程的基礎上,BSC職業規劃咨詢導師(師資班)課程更進一步,五條行為準則、兩大理論根基、舒伯職業咨詢七步法核心步驟,將咨詢的每一步流程細化。
咨詢空間、環境溫度、裝飾以及職業規劃師該有的坐姿……眾多影響一個商業案例是否成功的要素處處有講究。
甚至,連咨詢師的自我介紹,均由洪向陽老師親自把關逐字逐句帶領大家一起仔細推敲,力求給顧客留下專業的、可信賴的初印象,這也會讓咨詢的過程更加順利。
霍蘭德、MBTI這類專業工具的借用,根據其作出的分析結果,既要讓客戶信服,又要用淺白的口語化表達讓他們充分理解,從而更好地和客戶進行溝通和梳理。以上這些,都是說來容易做起來難的專業技術活。
正如本次BSC課程主講人洪向陽老師所說:職業規劃的學習和以往的學習都不同,CCDM課程階為真正面對真實案例進行實戰而服務,BSC便是檢驗。
真實付費案例的考驗,對于學員們現場操盤來說,是非常大的考驗。
很多老師在前兩天的CCDM課程中分享了自己的感悟,說道:只有保持真正的“空杯心態”,才能避免在幫助客戶進行職業規劃咨詢的過程中自身固有“經驗主義”的思維。“空杯心態”對于今天的BSC職業規劃咨詢導師(師資班)課程同樣非常重要。
咨詢前再完美的預設,均不能凌駕于客戶的現實需求之上,尋找最佳切入點,引導和幫助他們發掘自身潛力,找尋到完美的解決方案才是一個合格的職業規劃咨詢導師該有的樣子。
課程還在繼續進行中,學員們已經拿到真實客戶的資料正式開始研習案例,并給出初步方案。接下來的課程中,在洪向陽老師的督導下,他們也將在三天兩夜的淬煉中完成職業規劃咨詢導師的蛻變。
這期間也許會有小組成員間的意見不統一,也許會不斷推翻自己的結論,但相信這些經歷,均會令學員們在實踐中迅速成長,成為一名真正的商業標準級別職業規劃咨詢導師。